[时讯链接] 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如何迈开第一步?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31日 作者:范周  来源:求是网

【编者按: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由文化部于2014年7月31日批复设立,以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建设目标,是文化产业政策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以“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定福庄”一带78平方公里为核心承载空间。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校和北京市朝阳区宣传部联合主持召开《“十三五”时期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思路和举措研究》首次研讨会。就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如何迈开第一步进行了深入探讨。】

按照文化部、北京市相关要求,与会专家就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十三五”时期规划编制工作做了深入探讨。其中,围绕核心承载区究竟应如何架构定位、如何辐射带动北京乃至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各位领导和与会专家都发表了许多宝贵意见。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实验区定位和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实验区要做什么“实验”?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核心区)示意图

实验区发展的重点和核心,不在于某一具体的产业,而在于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2014年近年来我国提出“文化产业政策”概念后政策出台密度最高的一年。自2014年1月李克强总理部署推进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至今,我国已累计发布10个产业融合、文化金融、文化贸易相关方面的政策。在这种利好形式下,如何将已有的政策有效落地、稳健实施,兑现政策“红利”,已成为实验区亟须解决的问题。

作为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的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有效推进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应该牢牢抓住“人”这个把手,从两个方面着力。首先是以为人先,在政策实施和落地的过程中,实验区要担负起寻找政策逐一落地突破口的责任。其次是敢为人先,一方面要先试先行,探索出政策有效落地的实施细则;另一方面,要尝试将其他地区和行业可复制、可借鉴的政策经验移植过来,进行本地化的改造与创新。自贸区、中关村这两个先行试点要将已有的产业政策尽快落地。

此外,鉴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应充分发挥实验区的探索精神。在有效解决实验区户籍、境外网站开放给予适当政策红利、调动高校经济圈辐射作用等方面,通过进行各项创新实验,努力在单位面积产出、总部经济结算方面闯出一条新路,为政策的颁布提供有力依据,逐步推进产业政策日趋完善。

当然,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重复、绕路甚至错误的尝试。实验允许试错,如何在困境中收获成功的期冀则尤其关键。我们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创新、不怕失败、勇于尝试,为全国文化产业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做好引领示范带头作用。

二、实验区为谁“实验”?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每一项“实验”,都因循国家整体利益这一最高标准。引领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具体行动的思想准则,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树立国家意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不是北京的实验区,更不是朝阳区的实验区。而是立足国家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全国视角着眼,分步推进战略实施,立足朝阳、放眼全国、对接世界。正如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丰春秋讲到的:“实验区建设要跳出朝阳,围绕首都,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影响力、辐射力,以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具备国家行为。在实验内容方面,实验区要勇于突破现状,加强政策扶持,发挥市场作用,盘活各类资源,营造出极佳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文创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实验模型,加强具体相关体制机制创新方法研究,确定国家行为实验内容,建立国家文化产业实验室和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院,逐步将实验区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文化智库。

代表国家形象。正如硅谷代表了美国科技的未来、班加罗尔代表了印度信息科技的骄傲,我们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要立足“北京市将建设成为全国文化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将打造国家文化地标作为实验区未来发展的长远目标,承载起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

三、实验区将如何“实验”?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

实验区的“实验”将逐步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要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形成“西有科技中关村,东有文化定福庄”的整体战略布局。

首先,要分布推进,逐步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是加快文化改革创新、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举措。实验区的成立,为朝阳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性支持,将加快促进CBD—定福庄区域的转型升级,为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注入新的活力。按照先期规划,实验区将把“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定福庄”一带做为核心承载空间,进一步做好“6863”这篇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大文章。

其次,要提升实验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何促进文化精英和普通民众共享文创成果,保证文创园区和其他地区同步配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实验区的重要内容。目前,实验区内文化基础设施缺乏,书店、剧场等文化场所数量有限,文化环境的营造和文化氛围的涵养有待提高。日前,中办、国办共同颁布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促进文化惠民、提升文化共享、营造文化生态等相关工作做出了明确的导向。按照这一文件相关指示精神,未来实验区有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探索将会成为一大突破点。

再次,要确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决策体系和信用机制。朝阳区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兰坤表示,只有形成完善的评价、决策体系和有效的信用机制,才能促进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正常发展。决策体系则有利于准确评估项目的可行性;信用机制建立则能够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为文化产业投融资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进而促进文化与金融的有效融合。

以上是我关于实验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三个维度的一些思考。实验区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很多问题还有待探讨和厘清,此篇即为抛砖引玉,欢迎关心实验区发展的各界朋友们建言献策。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