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绢人与唐人坊的文创模式

绢人,又称绢塑,是以金属丝为骨架,棉花、纱绢为肌肤,真丝为发,绸缎为衣,全手工制作的人形艺术品。因为其采取的主要原材料是中国特产的绢纱绸丝,以北京制作为上乘,且京味浓郁,故被称为“北京绢人”,以表现中国古典人物、戏曲人物为主。“北京绢人”在2009年成为了北京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传统美术门类。

1
北京绢人《天女》杨乃蕙作品

前世今生

来到“唐人坊”的陈列室,便恍如走进了千百年前的旧时光,眼前的古装人偶栩栩如生——她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唐娃娃”,出自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一个汇集了妙手和巧思的地方。此刻不妨以一种诗意的语言来表达:“北京绢人”是古老的前世,而“唐娃娃”则是靓丽的今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唐燕在中国工美集团的百盛“珍宝馆”里初遇北京绢人——彼时“唐人坊”与“唐娃娃”尚不存在。唐燕那次看到的“北京绢人”是京剧《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一袭白衣,飒爽英姿。和绢人的邂逅如同惊鸿一瞥,而后她千方百计找到北京绢人厂,却发现厂子已经关门,老师傅们都不知去向,只剩下一个库房和里面落满灰土的绢人。唐燕想知道绢人的做法,却苦于没有师傅,无奈只好买回十几个绢人,带回家拆解、组装、反复试验。

2

唐娃娃陈列室

唐燕 在寻找绢人师傅的过程中,正当“踏破铁鞋无觅处”时,那件穆桂英绢人的作者杨乃蕙老师居然主动打来了电话。杨乃蕙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称号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从此,唐燕开始向杨老师学习绢人制作技艺。

3

唐燕向杨乃蕙老师学习绢人制作技艺

杨乃蕙老师的作品正是这种最为传统的“北京绢人”,她将每一步工序都倾囊相授。唐燕学会了绢人,却发现“北京绢人”的市场推广非常困难。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耗时耗力,在九十年代末期,数千元的绢人对于多数人来说,无疑是天价。于是唐燕开始思考,如何对这些“古装丽人”们进行改良和创新,使之适应当代、走向市场。

反哺传统

“我们在依靠产业养活传统工艺”,这是唐燕反复提到的一句话。她强调:“我们从来不会说我们做的是‘北京绢人’,不会说我们的产品是‘非遗’,我们称其为‘唐娃娃’。”毋庸置疑,传统手工贴绢、真丝作发的“北京绢人”之美是璀璨夺目、经典传神的,但其价格昂贵,毕竟只是属于少数人的奢侈品。若想使之走向市场、化身文化衍生品和旅游商品,需要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亦要保留绢人中的华贵与精致。这就像走钢索,平衡棒的两头分别是传统和创新,既要走得稳当,又要走得精彩,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2004年,唐燕组建了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用自己的方式来挽救这门濒临失传的工艺。这里既可以手工制作传统的“北京绢人”,同时也在批量生产“唐娃娃”。“唐娃娃”身上所承担的,不仅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打开旅游商品市场、拓宽文化创意产业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依靠产业来养活传统工艺”的造血功能。

4

Q版唐娃娃:张生与崔莺莺

“唐娃娃”脱胎于“北京绢人”,继承了其中一些传统工艺,如人偶的梳头方法、头饰的掐丝编制等。同时,“唐人坊”也借鉴了日本人形美术中的一些造型、工艺、材料,将其融于“唐娃娃”之中。“礼失寻诸野”,日本对于传统文化和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值得学习借鉴,此时寻回当初遗落的传统,也是一种深入的自省。

为节约物料与工时的成本,“唐人坊”在部分人偶的服装上不再使用刺绣与手绘,取而代之的是热转印和丝网印技术;且以特殊石膏、陶瓷塑脸,以树脂制手,其上不贴绢。尽管改变了技术和材料,但绢人的特征与韵味还是基本被保留了下来。在2013年,“唐人坊”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唐燕带着她的新团队开拓市场、不断研发,参加文博会、旅商会、艺博会等各大展会。也是在这一年,唐燕受日本BJD娃娃的启发,开始设计“Q版唐娃娃” ——它们的脸庞如动漫人物一样圆润,眼睛被夸张放大,鼻子和嘴都异常小巧。较之传统的真人比例人偶,“小Q”体积小、易携带,更适合作为旅游商品推出,但其工序却丝毫不少。

5

Q版唐娃娃:唐明皇与杨贵妃

在推出“小Q”之前,唐燕的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的,因为一些老客户对这种带有动漫风格的娃娃并不看好。在展会上,“唐人坊”谨慎地摆出了为数不多的样品。出乎意料,这些娃娃让许多年轻人爱不释手。在接下来 的很长时间里,“小Q”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及至2015年的北京工艺美术博览会,“唐人坊”的展台已布满了形形色色的“小Q”:穆桂英与杨宗保、崔莺莺与张生(见图4)、杨贵妃与唐明皇、白素贞与小青……这些手掌大小的娃娃造型可爱、易于携带,价格也愈发“接地气”,比传统的“唐娃娃”更受欢迎,已成为“唐人坊”开启大众市场的主打产品。

在2015年的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唐燕设计的穆桂英与杨贵妃人偶分别获得了金奖和铜奖。此外,“唐人坊”也承接了许多定制的业务,例如为越剧社、昆曲社设计传统戏剧人物造型,为动漫、游戏公司设计角色人物造型。在2014年与2015年的中秋节,“唐人坊”分别推出了“兔爷”、“兔奶”人偶和“嫦娥”人偶。

6
Q版唐娃娃:兔爷兔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些在过去遥不可及的精美绢人化身文化产品,而今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舞出中国古典之美,这要归功于“唐人坊”的不断试验探索。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唐人坊”的模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文创衍生品转化的典型案例。

薪火相传

“唐人坊”与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的合作初衷是为了助盲的公益事业。来到贵州,唐燕为当地的民族艺术之美所惊艳。而后应当地政府的建议,在盛华学院成立了“民族文化传承中心”。中心主要以保护和传承贵州本土苗族、布依族等多民族文化为宗旨,坚持“专业学习和工艺品实践制作并重”的培养模式,招收家境贫寒但心灵手巧的学生,为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培养人才。在学生的培训上,盛华学院注重实践和应用,同步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既要有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强化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掌握和制作技艺的训练,按不同的岗位及能力,实施分阶段教学,积极推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7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

在学习唐人坊的人偶制作课程之前,学生们要先学习艺术类的基础课,如素描、白描、图案设计、色彩、平面设计等。除此之外,刺绣、蜡染这两项贵州民间手工技艺也是必修课。

每年都有30到50位学生从盛华学校毕业。该院要求所有校办合作的企业都必须解决就业问题,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失业。为此,“唐人坊”承担了师资费用、教材和耗材费用、乃至学生的生活、实习费用。在学生们的课程中,有一年半的顶岗实习内容,是到北京“唐人坊”学习“唐娃娃”的制作。毕业后,一部分学生愿意留在唐人坊继续工作,也有一部分回到盛华学校继续读书,或是在北京的其他院校机构进行深造。

8

刺绣课

旧梦新生

“唐人坊”以这种结合了公益与乡土的培训模式进行探索,在北京的东南一隅播种着“试验田”,将技艺薪火相传。他们鼓励学生在掌握技艺后尝试创新——有技艺层面的改良创新,也有题材与造型上的变革创新。“北京绢人”由尘封的历史里翩翩而来,在这些贵州姑娘的巧手下化身“唐娃娃”,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唐燕目前正在进行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北京绢人——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复兴”培训计划,这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的传统绢人。她邀请了国家级的绢人制作大师滑树林、滑淑玲来传授技艺,面向已具备一定工艺基础的高等院校、机构和个人来进行招生培训。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以此对“北京绢人”的技艺进行传承,这或许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9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 结业典礼

而“唐娃娃”的工艺培训则面向的是大众课堂、中小学或是大学的社团与选修课,门槛较低。“唐娃娃”的课程分初级、中级和高级,难度不一。学员们经由勾眼点唇、梳发簪花、组装着衣等一系列步骤,亲手制作出一件人偶,这亦是一个旧梦新生的过程。此类培训课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的宣传是立竿见影的,也是当下“手工热”潮流中的积极探索。

10

唐娃娃DIY课程

“我还想在唐人坊建一个大型的玩偶博物馆”,唐燕有更美好的构想,“把我在全世界收藏的玩偶都展示出来,包括北京绢人、日本BJD娃娃、德国陶瓷娃娃、美国芭比娃娃……” 唐燕想用活态的形式进行美育和文化传播,让人们有机会在博物馆里亲身制作体验、学习手工艺。

唐燕也在考虑把传统“北京绢人”的资料和制作技艺进行数字化记录,这对于那些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迫在眉睫。一方面,防止“人亡艺绝”、保护非物质形态的技艺是必要的;另一方面,艺术品本身也需要保护和记录。绢人的表面材料主要是真丝、绢缎,成分为容易氧化的蛋白质,娇贵脆弱,如若保存不当,绢人就会变得残破不全,甚而灰飞烟灭。因而在传承的同时,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对其进行记录至关重要。

“唐人坊”的娃娃们正为我们织起一个衣香鬓影、环珮玎珰的古典之梦——这也是一个华丽典雅的中国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再现古典时尚风韵”,是“唐人坊”公司的宣传语,或许也可以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本文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
本文发表在《北京文化创意》2016年第5期